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鹬:长嘴水鸟;蚌:有贝壳的软体动物。比喻双方争执不下,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占了便宜。
出处蔡东藩《唐史演义》第三回:“俟关中平定,据险养威,看他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,也不为迟呢?”
基础信息
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,zuò shōu yú wēng zhī lì
注音ㄩˋ ㄅㄤˋ ㄒ一ㄤ ㄓㄥ,ㄗㄨㄛˋ ㄕㄡ ㄩˊ ㄨㄥ ㄓ ㄌ一ˋ
感情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。
近义词鹬蚌相争,渔人获利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壮气吞牛(意思解释)
- 惨不忍睹(意思解释)
- 辙鲋之急(意思解释)
- 男女授受不亲(意思解释)
- 天之骄子(意思解释)
- 神出鬼入(意思解释)
- 一干二净(意思解释)
- 算尽锱铢(意思解释)
- 自食其果(意思解释)
- 语不惊人(意思解释)
- 逆来顺受(意思解释)
- 倦鸟知还(意思解释)
- 白发苍苍(意思解释)
- 鸿儒硕学(意思解释)
- 囚首垢面(意思解释)
- 黄雀衔环(意思解释)
- 大开方便之门(意思解释)
- 死对头(意思解释)
- 胜友如云(意思解释)
- 结缨伏剑(意思解释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释)
- 离奇古怪(意思解释)
- 散带衡门(意思解释)
- 清风劲节(意思解释)
- 胆大心小(意思解释)
- 不宁唯是(意思解释)
- 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(意思解释)
- 众所瞻望(意思解释)
※ 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的意思解释、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功亏一篑 | (筑九仞高的土山)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。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点而没有成功。 |
胡作非为 |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。非为;干坏事。 |
水至清则无鱼 | 水太清,鱼就存不住身,对人要求太苛刻,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。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,就不能团结人。 |
放牛归马 |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 |
铁郭金城 |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。 |
一时一刻 | 指非常短暂的时间。 |
野心勃勃 | 野心:指攫取名利、地位、地盘等的欲望;勃勃:旺盛的样子。形容野心很大。 |
见多识广 | 识:知道。看到的多;知道的广。形容资格较老;经验丰富;知识广博。 |
七搭八扯 | 同“七搭八搭”。 |
弦外之响 | 比喻言外之意。 |
暮史朝经 | 经:指儒家经典。晚上读史书,早晨读经书。形容勤奋好学。 |
谦受益,满招损 | 谦:谦逊,虚心;受:得到;益:好处;满:自满,骄傲;招:招惹;损:损害。自满会招致损失,谦虚可以得到好处。 |
投石问路 |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无反应,借以探测情况。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。 |
慌里慌张 |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花拳绣腿 |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。 |
亲上成亲 | 谓原是亲戚,又再结姻亲。 |
语不惊人 | 语:言语,也指文句。语句平淡,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。 |
识字知书 | 谓有文化知识。 |
公才公望 | 才:才识;望:名望。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。 |
急功近利 | 急:急于;功:成效;成就;近:眼前的利益。急于追求成效;贪图眼前利益。 |
新官上任三把火 |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
家破人亡 | 家园被毁;亲人死亡。形容家庭惨遭不幸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声;昭著:显著;明显。坏名声谁都知道。 |
密锣紧鼓 | 锣声紧,鼓点密。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。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、声势。 |
细水长流 | 细:微小。比喻节约使用财物;使经常不缺用。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。 |
刚愎自用 | 刚:强硬。愎:固执;任性。刚愎:倔强固执;不接受别人的意见。自用:自以为是。固执任性;自以为是。 |
鞭辟入里 | 鞭辟:鞭策,激励;里:最里层。形容作学问切实。也形容分析透彻,切中要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