识二五而不知十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只知道一个方面,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。
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且王之所求者,斗晋楚也;晋楚不斗,越兵不起,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。”
例子唐·刘知幾《史通·品藻》:“夫回瑗可弃,而杨董获升,可谓识二五而不知十者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
注音ㄕˊ ㄦˋ ㄨˇ ㄦˊ ㄅㄨˋ ㄓ ㄕˊ
繁体識二五而不知十
感情识二五而不知十是贬义词。
用法复句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含贬义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逍遥法外(意思解释)
- 无妄之灾(意思解释)
- 所作所为(意思解释)
- 翩翩起舞(意思解释)
- 歇斯底里(意思解释)
- 意气风发(意思解释)
- 杨柳依依(意思解释)
- 遁世离俗(意思解释)
- 陈言务去(意思解释)
- 敏而好学(意思解释)
- 头面人物(意思解释)
- 出头露面(意思解释)
- 铁面无私(意思解释)
- 土木形骸(意思解释)
- 到此为止(意思解释)
- 姹紫嫣红(意思解释)
- 直捣黄龙(意思解释)
- 缠绵悱恻(意思解释)
- 共商国是(意思解释)
- 珍楼宝屋(意思解释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释)
- 东施效颦(意思解释)
- 香火姻缘(意思解释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释)
- 脱口而出(意思解释)
- 岁寒三友(意思解释)
- 悲不自胜(意思解释)
- 无所畏惧(意思解释)
※ 识二五而不知十的意思解释、识二五而不知十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师心自是 | 师心:以心为师。指固执己见,自以为是。 |
百川归海 | 百川:泛指大小江河。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。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。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。 |
白费心机 | 白费心思,形容徒劳无益。 |
取长补短 | 吸取别人的长处;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。 |
酒囊饭袋 | 囊:口袋。装酒装饭的口袋。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。 |
争先恐后 | 争着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无时无刻 | 时、刻:时间;时候。没有一时一刻。 |
广阔天地 |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|
连编累牍 | 牍:古代写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过多,文辞长。 |
夫唱妇随 | 唱:原为“倡”;即倡议;提出某种意见。丈夫说什么;妻子也跟着说什么。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。形容夫妻和睦。 |
流离颠沛 |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。形容生活艰难,四处流浪。 |
毁于一旦 | 一旦:一天。指得来不易的东西;一下子就毁掉了。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。 |
心急如焚 |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。形容心情极其焦急。焚:烧。 |
语重心长 | 重:郑重。恳切话说得诚恳;有分量;心意深长。 |
信以为真 | 把假的当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;御:抵御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一致对外。 |
吴下阿蒙 | 吴下:现江苏长江以南;阿蒙:指吕蒙。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。比喻人学识尚浅。 |
敢不承命 | 敢:反语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? |
匡谬正俗 | 纠正错误,矫正陋习。 |
令人作呕 | 呕:想吐;恶心。形容使人厌恶。 |
春光明媚 | 明媚:鲜艳可爱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一鼓作气 | 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绵里藏针 | 绵絮里边藏着针。比喻外表温柔;内心尖刻厉害;也比喻柔中有刚。 |
地丑德齐 | 丑:同类。地相等,德相同。比喻彼此条件一样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 |
时运亨通 | 指时运好,诸事顺利。 |
坐怀不乱 |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,没有发生非礼行为。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。 |
刮目相看 | 去掉旧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